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孕育于烽火硝烟,诞生于建国伊始,经过70余年的深耕厚植,办学底蕴深厚,秉承“求实、创新、严谨、献身”的校训,弘扬“博雅、仁爱、笃行”的大学精神,为国家、军队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层次医学人才,涌现出“模范医学专家”吴孟超、“红十字方队”医疗服务博士团、“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陈静等一大批时代典型。招生学科专业齐全,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授权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专业学位类别授权8个,涉及教育学、理学、工学、医学、军事学和管理学6大门类;为国家“双一流”和军队“双重”学科建设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现有1个“双一流”建设学科(基础医学),3个A类学科(药学、特种医学、护理学),11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2个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导师队伍力量雄厚,现有研究生导师近700名,先后涌现出7名两院院士、10名“973”首席科学家、26名“长江学者”、8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12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1名国家“杰青”和“优青”。科教创新平台领先,拥有免疫与炎症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肝癌科学中心等11个国字号科教平台,12个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获得全国医学领域首个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首届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自然科学二等奖等高等级成果,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25项。品牌特色优势明显,大学在医学基础理论、临床技术等方面创造了多项世界首例和全国第一,长海、长征、东方肝胆外科三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享誉全国,“烧、心、肝”“骨、脑、肾”等传统品牌优势明显,消化、泌尿、血管、胰腺、移植、风湿免疫等新兴品牌特色逐步彰显,先后建成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华东地区最大的烧创伤中心,脑卒中诊疗数质量居亚洲前列,胶囊内镜机器人登上博鳌论坛,获批35个军队临床重点专科。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先后招收培养研究生15900余名,成为军队和地方医疗卫生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输出基地,大多数毕业研究生成为国防卫生事业的骨干力量和医疗卫生系统的学科带头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8篇(1999年-2013年),全军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109篇;《医学免疫学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思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荣膺首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位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特等奖;共同完成的《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创新》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一、招生计划及待遇
直招入伍研究生:军委机关下达的直接选拔招录“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或高水平教学科研机构获得推免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入伍攻读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直招入伍研究生”)计划为5名,入学即享受军官待遇。各学科招生数量根据实际报名和复试情况确定(前期已按照要求完成预选报名、体检和政治考核工作),单个导师限招录1名。学术学位招生学科包括生物学(0710)、生物医学工程(0831)、基础医学(1001)、临床医学(1002)、药学(1007)、中药学(1008)、特种医学(1009),专业学位招生学科包括临床医学(1051)、药学(1055)、中药(1056)。
无军籍地方研究生:军委机关和教育部联合下达的无军籍地方研究生招生计划,招生对象为获得推免资格的高校应届本科生,拟招生人数不超过军委机关和教育部联合下达的无军籍地方计划招生指标的50%。地方计划硕士研究生,入学不入伍,学费每年8000元,住宿费每年1000元,在学期间享受学校无军籍地方研究生奖助金,参照军人学员,实行请销假、一日生活、留营住宿等管理制度。毕业后颁发教育部承认的学历和学位证书,自主就业,学校根据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有关规定派遣就业。学术学位招生学科包括生物学(0710)、基础医学(1001)、临床医学(1002)、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04)、中西医结合(1006)、药学(1007)、中药学(1008)、特种医学(1009)、护理学(1011)、公共管理学(1074),专业学位招生学科包括应用心理(0454)、临床医学(1051)、公共卫生(1053)、护理(1054)、药学(1055)、中药(1056)。
二、申请条件
(一)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身心健康。
(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秀;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
(三)符合教育部及所在院校规定的推免条件,并能取得所在院校推荐免试资格。
(四)有较高的外语应用水平和能力,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考试成绩达425分以上),或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达560分以上,或IELTS(雅思)考试成绩达6.0分以上,或TOEFL(托福)考试成绩达80分以上。
(五)考生申请专业需与本科学习专业相同或相近。考生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各领域,本科学习专业应与报考专业一致。
(六)有专利成果、论文发表或专业特长的学生优先考虑。
(七)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以及其他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三、申请、考核及录取程序
(一)提交书面申请
符合申请条件的考生须于本通知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9月17日18:00前,扫描文末二维码提交以下申请材料(按照顺序扫描成一个PDF文件作为附件提交)进行预报名:
1.《海军军医大学预选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申请表》。
2.《专家推荐信》2份(2位专家)。
3.本科期间课程成绩单、学生证。
4.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成绩报告单,或其他英语考试成绩证明。
5.相关科研学术能力证明材料(如已发表论文、各类获奖证书或资格证书等)。
前期通过预选考核且符合我校推免申请条件的暑期夏令营营员无需再次提交申请材料,若变更院系或专业需重新提交申请材料并参加考核。
前期已发布公告并按照要求完成了直招入伍研究生的预选报名、体检和政治考核、复试考核等工作,本次不再接受直招入伍研究生报名。已参加直招入伍研究生复试考核的考生,如改为攻读我校无军籍地方研究生,无需再次提交申请材料。
(二)网上报名
符合申请条件且获得推免资格的考生须于2025年9月22日9:00-17:00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进行网上报名。已确定为预选对象的考生(含已参加直招入伍研究生复试考核的考生)也应进行网上报名。
(三)资格审核
对在规定时间提交申请材料并网上报名的考生,依据申请条件,结合申请人报考志愿,择优确定复试人员名单,复试录取比例一般不低于120%,复试院系将电话通知通过审核的考生参加复试,学校通过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发送“复试通知”。
(四)复试考核
复试考核时间安排在2025年9月23日-9月24日(具体时间以各复试院系通知为准),复试考核包括体检、心理测试、英语应用能力测试、专家组综合素质面试,面试内容主要包含本科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申请人的外语等能力考核。体检要求见我校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ao.smmu.edu.cn,研究生招生-资料下载),考生复试考核时提交二甲以上医院体检报告。已通过夏令营预选考核获得预选资格的申请人可不再重复进行考核。
对在规定时间网上报名但未提交申请材料的考生,如报考专业在第一轮复试后仍有空余招生指标,相关院系会在9月29日前通知考生补交申请材料并组织复试。
(五)预录取
通过预选考核或复试合格者,且在预录取指标范围内,并与导师签订预录取意向的考生,学校通过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发送“待录取通知”,请申请人及时回复确认,未在要求时间内回复的,我校有权取消待录取资格,后果由申请人本人自负。
四、其他说明
(一)被录取的推免生,2026年6月下旬寄发《录取通知书》和《调档政审函》。
(二)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报名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等情况,造成无法录取的,后果由申请人本人承担。
(三)考生如存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前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被考生本科院校取消推免资格的、在推免过程中弄虚作假的以及其他不符合读研要求的情形,不予录取或取消录取资格。
(四)《申请表》及相关院系招生专业见附件。
(五)招生咨询电话:021-81870842/81870843;监督电话:021-81870101。
附件:1.海军军医大学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申请表.doc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提交申请材料